男女主角分别是顾清漪贺震的其他类型小说《重生后她摆烂不嫁,国公爷急红眼结局+番外小说》,由网络作家“巫颜”所著,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,本站纯净无弹窗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在发现自己重回十五岁,救贺震这一日时,顾清漪果断把救贺震的机会让给了自家大哥。毕竟,贺震以后可是国公爷,就算她不稀罕了,可这样的恩情和人脉不能错失。要知道,上辈子,大哥要是没有国公府这门亲戚,官路也不会如此畅通。她不想因自己的重新抉择,让大哥的官路走的不畅。看大哥的样子,应是事成了。进了堂屋,果然,大哥把今日发生的事和家里人说了一遍。阿爹赞许的夸着大哥,小弟用崇拜的眼神望着大哥。继母齐氏和继妹顾四丫一个给大哥盛饭,絮絮叨叨说着危险之类的话。一个从大哥手中接过鸡蛋篮子,忙着给大哥拿汤婆子暖手。看着温馨的一幕,顾清漪眼底氤氲出一股泪意。倘若上辈子她没和继母齐氏唱反调,非要嫁给顾震,或许她就不会过得不幸福,不会和家人分开。上辈子离开小河村...
《重生后她摆烂不嫁,国公爷急红眼结局+番外小说》精彩片段
在发现自己重回十五岁,救贺震这一日时,顾清漪果断把救贺震的机会让给了自家大哥。
毕竟,贺震以后可是国公爷,就算她不稀罕了,可这样的恩情和人脉不能错失。
要知道,上辈子,大哥要是没有国公府这门亲戚,官路也不会如此畅通。
她不想因自己的重新抉择,让大哥的官路走的不畅。
看大哥的样子,应是事成了。
进了堂屋,果然,大哥把今日发生的事和家里人说了一遍。
阿爹赞许的夸着大哥,小弟用崇拜的眼神望着大哥。继母齐氏和继妹顾四丫一个给大哥盛饭,絮絮叨叨说着危险之类的话。一个从大哥手中接过鸡蛋篮子,忙着给大哥拿汤婆子暖手。
看着温馨的一幕,顾清漪眼底氤氲出一股泪意。
倘若上辈子她没和继母齐氏唱反调,非要嫁给顾震,或许她就不会过得不幸福,不会和家人分开。
上辈子离开小河村后,即便阿爹过世,她也因锁事缠身,无心顾及,到死她都再没回来过一次。
这辈子既然重新来过,她一定不会再让自己做任何后悔的事。
“阿母,之前你提到的沈家公子,我应下了。”
顾清漪突如其来应下婚事,打的齐氏措手不及。
她苦苦相劝数月,本以为这么好的婚事要黄了,谁知自家这个心气儿高的闺女就这么突然的答应了。
其他人则像是集体突然失声了般,齐齐看向顾清漪。
“我就是觉得以前的我太过于狭隘。其实嫁给读书人没什么不好的。”
顾清漪只能这么解释。
往日她认为,家里阿爹是读书人,大哥是读书人,就连小弟也每天之乎者也。她若是嫁给读书人,以后就和齐氏一样,过着一眼望到头的日子。
她顾清漪要嫁,就嫁给一个文能赋诗,武能安邦的大英雄。对嫁给读书人十分排斥。
上辈子她倒是嫁给了她理想中的丈夫。可后面的日子,并不是她想要的。
“二丫头,你可想清楚了?阿母不希望你以后会后悔。”
齐氏虽是继母,却是一个合格的妻子和母亲。对待他们兄妹三个,如同亲生,因而整个家除了她这个刺头,家里十分的和谐。
上辈子,她救下顾震后,齐氏劝她,如果不想嫁,不要因为名声而担心。就算没人上门求娶,她也会一直养着顾清漪。
顾清漪却毅然决然的选择嫁给顾震。
究其原因,齐氏的事占一部分。
齐氏曾经也和顾清漪有着相同的经历。她不愿嫁给她救的那个人,因名节受损,谈好的亲事黄了,后来再没人上门提亲,这一拖就拖到二十岁成了老娘子。
后来顾清漪的亲娘生老三难产去世,有人介绍了齐氏的情况,顾晋感怀齐氏的不易,找媒人上门提亲。
顾清漪担心自己会成为下一个齐氏,再加上在顾清漪眼里,贺震长相英俊,体格健硕,和家里三个文弱书生完全不一样,她当着媒人的面直接点了头。
这辈子她之所以选择沈知砚,是因上辈子她答应贺震的求娶后。齐氏把娘家侄女嫁给了沈知砚。那位表姐嫁到沈家后,不久就怀孕生子,后难产亡故,独留一子。沈知砚家道中落,双亲早已逝世。他边读书,还要照顾孩子,不过几年便因病没及时治疗,撒手人寰。可叹他和大哥顾清许一样优秀,若没早早成婚,或是娶了别人,他后来的成就不会比顾清许差。
顾清漪这辈子就想找一个上无公婆族亲,下无弟妹小姑,关上门过自己小日子的普通生活。
沈知砚是她如今最理想的选择。
“阿母,明日就给媒人去信吧!”
顾清漪担心夜长梦多,这么好的夫婿人选,要是被那齐家表姐截胡,想要再找下一个同样家世的男人,还不知道要等多久。
齐氏颇为惊讶的瞥了顾清漪一眼,怎么感觉这二丫头突然开窍后,性子也变得急切了些!
不过她倒是乐见其成。毕竟想嫁给沈知砚的娘子太多,媒人都快把山长家的门槛给踏破。要不是她与书院山长夫人交好,哪还让人家等这么久?
然而,第二日一早,阿爹和大哥三弟都去了书院。齐氏还没出门,贺震竟带着胡嬷嬷提着一堆谢礼亲自上了门。
顾清漪最后一次见贺震,他还是棺椁中的一具尸体。乍然见到鲜活,且年轻俊朗的贺震,还有些恍惚。
虽同住一个村子,但这么多年,两家也都只是点头之交。要不是昨日顾清许救了贺震,两家估计都不会有来往。
上辈子,贺震伤好后才找了媒人上门提亲,这辈子顾清漪没想到贺震这么急的上门。倒是让她看不明白了。
她看贺震的时候,贺震也在看他。
再一次见到顾清漪,贺震都有些记不起,年轻时的顾清漪是何等模样。上辈子,他只看得到她的端庄得体,聪明能干,却从没在意过她的容貌。
没想到,十五岁的顾清漪,竟生得一副好样貌。皮肤白皙如玉,双眼扑闪着灵光,脸圆嘟嘟的,好似还没退去孩童的稚嫩。长发随便挽着个髻,只插着一根木雕的簪子,看起来灵动活泼。菱形樱红的唇,微微嘟着,给人一种倔强感。她今日穿一身红袄,脖子处一圈白色的狐毛,衬得顾清漪愈发的娇俏可人。
贺震看着这样的顾清漪,心没来由的一跳。
他今日本只是上门道谢。必竟是救命之恩,这样的恩情最难还,他也不想日后因这种事的慢待,被人攻坚。
没料到,顾家父子这个时间会那么早去书院。
这辈子,他本不想再与不愿和他同穴的顾清漪扯上关系,打算放她自由,她的婚嫁也不会干涉。
可刚刚那惊鸿一瞥,却又让他改变了主意。
顾清漪那些上辈子曾经被他忽视过的过往,突然被他记起。
年轻时候的顾清漪也曾是白楼镇有名的才女,是多少才子梦寐以求的对象,最后却便宜了他。
确实是便宜了他。想到上辈子的事,贺震看顾清漪的眼神里带着愧疚,欣喜,带着一种让顾清漪莫名有些毛骨悚然的东西。
顾四丫突然天真的问:“这位大哥哥,你盯着我二姐,莫不是早就认识她?”
顾清漪心一惊,伸手就想捂她的嘴。
齐氏和胡嬷嬷狐疑的看向两人。
贺震面对这么多双眼睛,神色如常的拱手:“并不相识。只听闻顾二娘子琴棋书画样样精通,若非女儿身不能进书院,恐以十五之龄,便可是这白楼镇最小的秀才。今日一见果然蕙质兰心。”
顾清漪听着贺震夸赞,心里却激不起一丝欢喜。只觉得她似是第一次认识这个人。上辈子,贺震可是吝啬到极少夸谁。
顾清漪垂眸施礼:“只是道听途说罢了。我并没有你口中所言的那般优秀,是旁人以讹传讹!”
乍然听到贺震那清冷又略带低醇的少年嗓音,竟是让顾清漪突然记起,上辈子,婚后两人还是有一段让她后来都无法忘记的幸福时光。
“顾二娘子莫要谦虚,传闻顾二娘子写的一手连男儿都望尘莫及的好字。不知我能否有幸一观?”
贺震双目灼灼,神情却极其的坦荡。这让在一旁看着两人的齐氏和胡嬷嬷都毫无怀疑他的别有用心。
顾清漪心里却有种说不出的怪异。
但还是礼貌回他:“贺家大哥定是道听途说,我的字又怎能比得过阿爹和大哥?若贺家大哥不嫌弃,我这就把阿爹与大哥写的字拿来于你一观。”
贺震蠕动薄唇,想拒绝,却又担心惹的顾清漪不高兴,连忙点头应下。
顾清漪很快拿了几张顾晋和顾清许写的字帖出来。
贺震看了一眼,就说:“这冬日里,天太寒,我也不再去山里打猎。不知顾二娘子可否把顾夫子和顾兄的字帖借于我临摹?”
顾清漪微微挑眉,寻思着贺震的用意。
虽她阿爹和大哥的字不错,可比起贺震那一手豪放的狂草,却是略有不及。
这人究竟在打什么主意?顾清漪发现,重活一世,她竟有点看不懂他了。
倒是和上辈子变得有些不一样了。
“贺小郎君没想到竟是个好学的。不就几张字贴,二丫头应下便是。”
齐氏很意外一个猎户竟然对写字感兴趣。不过她并没多想,以为是贺震崇拜读书人。
贺震很愉悦。忙朝齐氏和顾清漪道谢。
顾清漪却很是郁闷,这辈子她最不想见到的就是贺震。偏这人却突然出现,搅的她心神不宁。
“顾二娘子放心,等我临摹一阵,必定奉还。”
顾清漪抿着唇,想说不用了,就几张字贴而已,她家多的是。话到嘴边,想起今日人家是上门感谢她大哥的救命之恩,还带了一堆谢礼,她没理由对他冷脸,显得她没教养似的。
顾清漪斟了几次茶后,为了不和贺震有接触的机会,拉着说话总是直来直去的顾四丫退到一边。
齐氏和胡嬷嬷寒暄了一会儿后,就和贺震一起离开。
离开时,贺震特意回眸看了顾清漪一眼。
那眼神,带着让顾清漪看不懂的情意,转瞬即逝。
顾清漪怀疑自己是不是花了眼。
心底无端涌起一抹不安。她只盼着与沈知砚的事千万不要有变故。
齐氏回屋换了身衣服,嘱咐姐妹二人在家,她则在贺震带来的礼物中挑了两样,提着出了门。
顾清漪知道齐氏这是去书院找山长家的张夫人了。
明明这辈子她和贺震才第一次见,可顾清漪心里却是涌起不好的预感。
只盼着齐氏那边能顺利,早日和沈知砚定下来。
另一边,到家后,贺震就拿出这些年他存下的银钱,交到胡嬷嬷手里。
“嬷嬷,今日我对顾家二娘子一见倾心,想请嬷嬷找媒人上门求娶。嬷嬷务必请镇上最红的媒人,无论用什么办法,定要让顾家应下婚事。”
顾清漪虽是在乡下长大,可学习能力和处理事情的手段却不比京中那些千金小姐差。
上辈子,就是因为有她这样一个贤内助,他在外面才无所顾及。如其等他回侯府,娶门当户对的表妹朱氏做妻,还不如和上辈子一样,娶顾清漪这个他熟悉的人。
胡嬷嬷是贺震亲娘的贴身丫鬟,对贺震自是当亲儿子疼。
她什么也没问,拿着银钱就去了镇上。
不巧的是,镇上口碑最好的媒人不在,至少要三日后才能回来。胡嬷嬷想着反正就三日的时间,顾家二丫头也跑不了。为了她家公子,就算是等,也要请最好的媒人去顾家提亲。
傍晚,齐氏是跟着顾晋父子三人下学,一起回来的。
顾清漪和顾四丫已经做好了晚饭。
一家人围在饭桌前,一边吃饭,一边聊家常。
齐氏喜不自胜的宣布好消息。
“我已和张夫人说好,后日让二丫头和沈家小子相看。明儿大郎去书院请假,以邀请同门师兄为由,带沈家小子来家里做客。”
“这就成了?”
顾晋和顾大郎父子二人异口同声的问。
显然他们没料到事情会这么顺利。
顾清漪倒是对齐氏的办事效率打心底佩服。
“张夫人的意思是,这都快年根了,早日定下,来年也好选个好日子成婚。再说我们家二丫头才名在外,张夫人也担心迟则生变。既然我们应下,拖着岂不是显得刻意?”
顾晋点头:“夫人说的是,二丫头过了年就十六,是到了该出嫁的年纪。”
“大哥过了年都十八了,不也没说亲?”
顾四丫突然冒出来,朝顾晋和齐氏做了个鬼脸。
顾大郎坐着也躺枪,狠狠瞪了顾四丫一眼。
“大郎,四丫就是个口无遮拦的,你别放心上。你的婚事,阿母还是那句话,全凭你自己做主。你想什么时候成亲,或是有喜欢的人,就和阿母说,阿母给你张罗,绝对不会免强你娶谁。”
顾清许感动的朝齐氏颔首:“我知阿母待我的好。往后若大郎有出息,定给阿母请封诰命。”
顾三郎立即应和:“我也给阿母请封诰命。”
齐氏笑望着兄弟二人,眼底闪着泪光。
“好好,阿母等着。”
顾清漪递了块丝绢给齐氏,又旁若无人的吃起了饭。
上辈子她总认为齐氏对他们兄妹的好,是理所当然,虽没对她不敬,可也没有过多的亲近。
经历过一世后,她看透了很多事,知道了齐氏的不易,打心底里敬佩她,对她也慢慢的亲近起来。
齐氏握着丝绢的手,微微有些颤抖,脸上的笑意却逐渐扩大。
顾清漪的变化,她看在眼里,喜在心上。
只盼着一家人和和美美,后日的相看能顺顺利利。
贺震双目在沈知砚几人面上轻轻扫过,视线在秦学仕身上停留了一息,又落回到顾大朗脸上:“今儿大雪,一大早猎了只兔子,正打算送去顾兄家,没想到在这里遇到你们。既然家里有客人,那我就不过去了,兔子就交给顾兄了。”
他眼神清正,举手投足间从容不迫,谈吐有礼,说是世家公子也不为过。
沈知砚三人皆对贺震的身份好奇起来。
顾大郎忙拱手:“贺兄客气了,这几位都是我同窗。”
他把沈知砚三人一一介绍给贺震。
又把贺震介绍给沈知砚三人。
三人得知贺震只是村里的猎户,颇为吃惊。
贺震看到他们的反应,嘴角忍不住上扬。
顾家来了几位好看的郎君,早在村子里传开。一开始贺震并没当回事,可不知怎么的,心里隐隐有些不安。再加上,和顾清漪见过一次后,他脑海里时不时就会浮现上辈子他忽视顾清漪,独宠小妾的画面,在家坐立难安,只想再见见顾清漪。
为了不被顾家看轻,不被顾大郎的同窗比下去,刻意换上他平时去见属下时的装扮,还挑了只最肥的兔子。
“贺兄,这雪眼看越来越大,不若和我们一同家去,午时一起用饭。”
顾大郎诚心邀请,贺震故作为难地瞥了沈知砚三人。
三人立即拱手,表示欢迎。
贺震这才矜持地跟着大家一起去顾家。
贺震的出现,让沈知砚三人不好继续向顾大郎打探岚笙先生,总觉得多个人,顾大郎不会说实话。想着,来日方长,等到了书院,再找顾大郎打听。
一行人回到顾家,贺震在顾大郎的带领下,亲手把灰兔给了齐氏。他也成功的再次见到了春风满面的顾清漪。
这样鲜活又神采奕奕的顾清漪,是上辈子贺震不曾见过的,他望着顾清漪,一时失了神。
顾大郎叫了他好几声,他才佯装没听到,有些不舍的从顾清漪身上移开视线。
两人刚一离开,顾四丫就迫不及待的凑到顾清漪耳边,用她自认为的小小声,八卦的说:“二姐,我觉得贺郎君看你的眼神怪怪的。不过他今天这一打扮起来,比沈郎君还要英武不凡,要是我选夫婿,我铁定选贺......”
“你个死丫头,让你乱嚼舌根。”
齐氏一巴掌拍在顾四丫脑袋上,双眼怒瞪。
“小孩子家家的知道什么?再口无遮拦,看阿母不打死你。”
顾四丫捂住脑袋,痛得哎呦一声,就跑了出去。
顾清漪想笑,却笑不出来。
因为,她也察觉到贺震看她的眼神有异,心中难免忐忑。
她想不明白,贺震怎么会突然想起给她们家送兔子,这很不符合贺震以往的人设。还有贺震今日这一身装扮,只一眼还以为贺震已经被侯府找回去,恢复世子爷的身份了。
想到今日是她和沈知砚相看,贺震这来得也太巧了点吧!
“二丫头,别被你四妹的话影响到。她一个小孩子懂什么?贺震再好,也是个大老粗。你和他门不当户不对,就算你和沈知砚没成,阿母也不会让你考虑他。”
齐氏倒不是觉得贺震人不好,顾家虽不是大富大贵的人家,却是一门两秀才。且都说顾大郎有首辅之资,将来的前途不可限量。这时代本就讲究门当户对,猎户的身份终究差了些。
齐氏的话和上辈子如出一辙。那时候顾清漪不懂,固执地认为门当户对什么的都是狗屁。经历了一世后,她深知齐氏的良苦用心。
对齐氏,顾清漪心中更加的敬重。她拉住齐氏的胳膊,轻语:“阿母,我都听您的。”
齐氏哎了一声,悄悄红了眼。
她是万没想到向来有主意的二丫头,这次竟然没有反驳她。
这些时日二丫头的改变,她一直都知道。她以为那只是暂时的,或许哪日,二丫头又恢复到以往。
经过刚刚的事,她完全可以确定,二丫头是真的变了,不一样了。
此时顾大郎的书房里。
贺震侃侃而谈,所涉猎的知识面,纵使打小在上京长大的秦学仕,都对他刮目相看。
沈知砚不无感慨的说:“贺兄不去读书,真是屈才了!”
顾大郎再次被贺震震惊到。
卢凌云更是哥俩好的,揽住贺震的肩膀,和他称兄道弟。
中午的餐桌上,几人推杯换盏好不热闹。
顾清漪娘仨在灶房开了一桌,齐氏时不时送些茶水过去,一顿饭让顾大郎几人吃了足足一个时辰。
结束用餐时,除了贺震,包括顾大郎在内,都喝高了。
好在都是读书人,纵使醉酒,也都非常安静。顾清漪被齐氏叫去看一下顾大郎几人时,只有贺震还直直的坐在桌前,其他人都喝趴了。
听到脚步声,贺震猛然抬头。
两人四目相对,贺震双眼灼热的盯着顾清漪。顾清漪本能移开视线,不敢多看贺震一眼。
“顾二娘子,我......”
这时齐氏突然走进来,贺震连忙闭上嘴起身。
“阿母,我去拿醒酒汤来,给大哥他们喝下。”
顾清漪受不了和贺震呆在同一个房间,有种如芒在背的感觉。
齐氏朝顾清漪点头。等顾清漪出去,她立即看向贺震,无奈的说:“这些个小郎君,平时只会读书,不知自己酒量的深浅,一高兴就喝醉了。”
贺震殷切的说:“待会儿,还是让我来给他们喂醒酒汤吧!”
他无法忍受顾清漪和除了他以外的男人有任何身体上的接触。
就算顾大郎这个亲哥,也不行。
“那就麻烦你了!”
齐氏等顾清漪过来,就让她把醒酒汤端给贺震。
贺震原本以为喂个汤很容易,还想在齐氏和顾清漪面前表现一下。
结果却是打碎了两个碗,撒了沈知砚一身汤。他自己手忙脚乱的出了一身汗。
原本紧绷着一张脸的顾清漪,看着这样的贺震,差点没在心里笑死。
这家伙一看就不是个会伺候人的主。
这狼狈的样子,实属罕见。
“我去拿件大哥的衣服,还麻烦贺大哥给沈郎君换上。”
顾清漪怕自己憋不住笑,急忙跑了出去。
折腾了好一会儿,等贺震给沈知砚换好衣服,大家在醒酒汤的作用下,一个个逐渐醒了过来。
沈知砚一睁眼就看到贺震正肆无忌惮的盯着顾清漪,那眼神中饱含的情意,刹那间灼伤了他的眼。
齐氏和顾晋对视一眼,急忙迎了出来。
顾大郎和顾清漪也跟着走出来。
张夫人和沈知砚进了院子,看到顾家人,张夫人脸上带着歉意。而沈知砚则微垂着头,似乎不敢直视顾家人的目光。
齐氏强压下心中的怒火,勉强挤出一丝笑容:“张姐姐,沈郎君,这么晚了,你们怎么来了?”
张夫人走到齐氏面前,语气诚恳:“齐妹子,顾夫子,我们这次来,是为了向你们赔罪。知砚的事情我们深感抱歉,希望能当面解释清楚。”
顾晋皱了皱眉,语气冷淡:“事情已经这样了,还有什么好解释的?沈郎君既然与我们家二丫头无缘,我们顾家也无话可说。”
沈知砚抬起头,眼中满是愧疚:“是我对不起顾家,对不起顾小娘子。”
他不敢去看顾清漪,只要一想到日后他们再无可能,他的心就痛得像是被千根针在扎。
他是真的对顾清漪动了情,现在他也是真的无颜面对她。
“沈知砚,你跟我出来。”
顾清许不是个冲动的人,可沈知砚连续两次失约。还是这种婚姻大事。他如何也忍不了。拉住沈知砚就往外走。
望着自家大哥那紧握的拳头,顾清漪担心他愤怒之下,和沈知砚打起来,万一闹出人命,对他以后的仕途无益,忙追着他跑了出去。
顾清漪找到顾清许时,他正和沈知砚在距离他们家大门口不远处的牌楼前。眼看着大哥一拳头砸向沈知砚面门。而沈知砚竟然不躲不避,任由拳头落向自己,顾清漪急着大喊:“大哥,别冲动。”
这要真一拳下去,有理也变成无理,有些事情就真的说不清了。
顾清许在听到顾清漪的声音时,愤愤地收回手。
顾清漪松了口气,走到沈知砚面前,朝她微微行礼。
顾清许上前把顾清漪挡在身后,面色沉冷地盯着沈知砚:“既然一开始就无意,当初又何必上门?”
沈知砚有苦说不出,只深深地朝顾大郎弯身鞠躬:“是我对不起顾家,是我配不上顾二娘子。”
“你给我闭嘴,道歉有什么用?你今日要是不给我一个合理的解释,我定不会放过你。”
顾清漪扯着顾清许的袖子:“算了大哥,我们回吧!”事已至此,解释又有何意义?
知道真相,徒增不快罢了!
她又不是非沈知砚不可。
再说他们又没真的下定。就算下了定,没成婚,男方选择娶别人,女方也只能吃哑巴亏。现在这样挺好,真要闹大,吃亏的还是他们家。
“顾兄,我有苦难言,没按时前来并非我本意。”
沈知砚本是要把之前发生的事烂在肚子里,可不知怎么的,他就是不想让顾清漪误会他。
“我于前几日在湖中救下一女子,此女是县太爷家的千金。知县大人为了他女儿的名节......”
后面的话沈知砚说不下去。可却让顾清漪突然想到了前几日,顾清欢回来时,向她讲的那个趣闻。
顾清漪突然有些恍惚。
上辈子救知县千金的根本不是沈知砚,为何这辈子却变成了沈知砚?难道是因为她重新回来,沈知砚的命运被改变了?
顾清漪不敢想,只觉得事情已经超出了她的预料。但同时也知道,这件事不是沈知砚的错,他定是被那县令千金给算计了。
或许那日她们母女三人见到的女人,就是陈小姐。
顾清漪不愿再想下去,这件事就到此为止吧!
可顾大郎虽知不是沈知砚的错,心里还是不舒坦。
他咬着牙拱手:“即便如此,就当今日我没找过你。你也从来没去过我家。”
说完,顾大郎拉着顾清漪转身就往回走。
沈知砚望着那道走得决绝的纤细背影,握着手中绣着粉莲的丝绢,眼角微微泛红。
三人回到顾家时,屋子里的气氛十分低沉。
顾晋和齐氏对面坐着张夫人,三人一直沉默着,见到他们回来,张夫人站了起来。
她无奈的走到齐氏面前,拉住齐氏的胳膊,满脸苦涩地从怀中拿出沈知砚写的那封信,放在她手上。
“多余的话我也不说,你们看看这封信就明白了。”
齐氏把信递给顾晋。
顾晋打开信,看了下去。
越看,顾晋的脸色越沉。看完信后,他深吸一口气,将信递给齐氏:“你也看看吧!”
齐氏匆匆看完,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。她抬头看向张夫人,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:“张姐姐......事已至此,沈郎君也是身不由己,我们不会怪他。”
张夫人颔首,她上前拉住顾清漪的手,十分歉疚地说:“二丫头,是伯母对不住你。你放心,我一定会为你再找一门好亲事,绝不会让你再受这样的委屈。”
顾清漪淡定自若地点头。
她并没怪张夫人和沈知砚。
本就世事无常,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。
顾大郎把头扭向一边,别扭地不去看后面跟进来的沈知砚。
这让沈知砚愈发的难过。
把两人送走后,顾晋和齐氏除了惋惜,还有对顾清漪的担心。
“二丫头,等过了年,阿母再给你寻比沈知砚还要好的郎君。”
顾清漪只是笑笑,寻思着还有谁的家世和沈知砚差不多的。
“贺家呢?”
顾晋突然想起贺震,眼里突然有了亮光。
算起来,正式来求娶他家二丫头的是贺家,沈知砚那小子也只是口头上说说。
其实,若不是二丫头自己看中沈知砚,他还是很看好贺震的。
“要是贺家再次上门求娶,一定不要拒绝。”
顾晋对贺震的印象极好,虽不是读书人,却彬彬有礼,说话做事不输读书人。总感觉在气质上,都碾压沈知砚。
听顾晋提起贺震,齐氏连忙看向顾清漪。
“二丫头,贺家大郎不是读书人,不过见识却不比读书人差。品貌皆可,你觉得他怎么样?”
齐氏不想驳了顾晋的用意,虽觉得贺震很好,可心里始终认为,还是门当户对更重要。
“要是我年长几岁,我就选贺家郎君。”
陈县令来长宁县两年,自然认识白楼书院的山长。别看山长不是官身,却也是进士出生。两人之前也有几面之缘。
陈县令没想到沈知砚找来提亲的长辈竟然是吴山长和他的夫人,不由客气了很多。
双方寒暄过后步入正题,很快沈知砚和陈露莹的婚期就定在腊月二十三小年这日。
张夫人不得不把这残酷的现实告诉沈知砚。同时也在提醒他,既然他们来了,这事就定死了。
既然已经选择这条路,就不要再做其他不理智的事。
从陈府出来,坐上回白楼书院的马车,沈知砚一语不发。
吴山长和张夫人不知道该怎么安慰他,毕竟这种事有两面性。往好的方面想,沈知砚这是走了狗屎运,攀上陈县令,仕途定会一帆风顺。不好的就是负了顾家二丫头。但其实两人都还没正式议亲,也算不上辜负不辜负。
马车在颠簸的道路上缓缓前行,车厢内的气氛异常沉闷。沈知砚望着车顶,眼神空洞,仿佛在思索着什么。吴山长和张夫人对视一眼,心中都有些不安。
好一会儿,张夫人忍不住开口:“知砚,事情已经定下了,你就别再想太多,陈县令家的女儿应该也不差,你和她成婚后,定能相敬如宾。”
沈知砚依旧沉默,只是微微点了点头。
吴山长见状,叹了口气:“知砚,我知道你心里有疙瘩,但你要明白,这世上的事情,有时候并不是我们能完全掌控的。既然已经走到这一步,不如好好想想如何面对未来。”
沈知砚终于转过头,声音低沉:“我明白你们的苦心。只是......我心中总觉得对不起顾家。”对不起顾清漪。他肯定让她失望了吧?
吴山长打断沈知砚,神情严肃:“知砚,事出有因,我想老顾不会怪你的。再说,顾家二丫头虽然很好,但你娶了陈县令的女儿,对你未来的仕途更有帮助,你要为长远考虑。我们读书人不就是冲着科举考功名去的吗?这么些年,你看有多少如你这般才气过人,最后却因为上面无人照拂,最后碌碌无为的?你能有如此机遇,应该感到高兴才对。”
沈知砚听着吴山长的话,心中五味杂陈。他知道吴山长说得不无道理,科举功名,仕途前程,这些都是他多年来努力的目标。然而,心中那份愧疚和无奈却始终挥之不去。
他低声说:“我明白您的意思了。”
只是对顾清漪的那份执着,让他怎么都无法释怀。
马车继续前行,车厢内的气氛逐渐缓和下来。沈知砚掀开帘子,望向窗外的雪,心中虽然依旧有些沉重,但已经不再像之前那样迷茫。他知道,自己必须面对现实,承担起应有的责任。
“好孩子,回去后整理一番,我带着你去顾家赔罪。”
张夫人长叹一声。如果是她年轻的时候,她定然会劝沈知砚不娶知县家的千金,坚持心中所想,和命运斗一斗。
如今她年岁已大,很多东西早已看透。
男人要的是前程。或许年少时会很轻狂,等老了后,定会为他的轻狂选择后悔。
当年,他夫君考中进士,被京中一四品官的千金看中。如果他没有拒绝对方,而选择坚持娶她,现在也不会只是个书院的山长。
虽然她从没听他抱怨过,但她心里清楚,他肯定后悔过。
从他看到沈知砚的那封信,到他眼里火热的光,以及他那么快就应下婚事,足以看出,他心中所想。
他是想让当年自己的遗憾,让沈知砚来弥补上。
罢了,总归二丫头也就和知砚有两面之缘,两人之间的感情也没那么深厚。这亲事不成,往后她再介绍更好的。
到白楼书院时,已经下午酉时初,外面的雪越下越大,沈知砚换了身衣服出来时,雪已经没过小腿。
张夫人带着他坐着回来时的马车,冒着风雪前往小河村。
一路上,沈知砚坐立难安,心中忐忑。两次的失约,他自知无颜面对顾家人,更不知道该如何面对顾清漪,她会怎样看他?
顾家这边。
原本今日是和沈知砚约好下定的日子。
顾晋父子三人,早早和书院告了假,等着沈知砚上门。
一家人像是过年似的,全都穿上了新衣,满心欢喜的期待沈知砚的到来。
然而,还是如上次一样,左等右等,到了午时,也没等到沈知砚上门。只等来一封吴山长亲笔写的书信。
信上只有短短一句话。
“老顾,别等了,知砚与你家二丫头无缘。”
顾家人一个个脸色难看。
特别是齐氏和顾四丫,想起前几日她们见到的那一幕,眼里满是怒气。
请来的族亲和亲朋们,意识到这次他们又被男方给耍了,一个个气愤的要让顾晋去要个说法。
齐氏安抚好大家的情绪,把他们送走后,一脸担忧地望着顾清漪。
这亲事是她一直在张罗,好不容易让二丫头松了口,最后男方那边却出了问题。
她只觉是自己对不起顾清漪,让她受了这么大的委屈。
如果这件事传出去,对顾清漪的名节会有损。
齐氏气的心窝子疼,却不敢在顾清漪面前表现出来。
顾清漪看到信上所写,心下一沉。看来,她和沈知砚无论是上辈子,还是这辈子都只能有缘无分了。
看来,事情肯定是与那日和沈知砚纠缠的女子有关。
顾大郎一拳头打在桌子上,气得咬牙切齿。
“沈知砚这家伙,真是欺人太甚!我早就警告过他,他却还是失了约。我顾清许的妹妹不能任由他这样欺负。”
齐氏连忙上前安抚:“大郎,你先别急。我明儿去找张夫人,我定让她给我个交代。”
既然沈知砚已经私下里和别的女人在一起,又何必一直惦记着她家二丫头?
顾晋长长叹了口气,把手中的信纸丢进火盆里烧了。
酉时二刻,天快要黑时,门口传来马蹄声。
顾四丫机灵地跑去打开大门。
见到是张夫人和沈知砚,顾四丫扭头就往回跑。
她一边跑一边喊:“阿爹,阿母,张伯母和沈郎君来了。”
最新评论